
“水帘洞”三个大字,及“鬼谷先生隐处”六个小字,是明代窦文所写。洞口所看到的这些碑文都是元、明、清留下来的摩崖石刻。2006年6月,被国务院公布为“国家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
《诣水帘洞有感》石刻是明代窦文题写,上刻:“天开玄窍授名贤,地涌灵泉在里边,万古水甘帘不卷,有谁读易绝韦编”。
《仙洞偶笔》石刻是明代御史孙征兰题写,上刻“盘古谁施开混针,斜穿山腹作仙心。我来洞代仙开口,心似山空古在今。”第二首“洞为仙人万古留,泉滃仙髓带云流,乘云愿洒泉为雨,飞润闫浮四百州。”
目前云梦山保存最古老的碑是“贔屃驮碑”,刻于大元大德三年,由曾任翰林学士、中奉大夫的王恽书写。王恽在游览过云梦山后写下一首诗,其中有两句是“徘徊读尽摩崖记,却笑无能继后踪。”说明当时云梦山的碑刻、摩崖非常多,也道出了当时人们对智圣鬼谷子的敬仰。这块碑的最独特之处在于驼碑的贔屃,它是独此一家的歪脖子贔屃,传说是因为当年鬼谷子讲课太精彩 于是贔屃也头向里歪专心听讲,日久天长,变成了歪脖子的赑屃。